万人避难所里21人自愿赴死,真相为何被抹去?
南京有个叫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地方,1937年冬天收容了一万多妇女孩子躲战乱。当时日本人打进南京后天天杀人抢东西,外国人建的安全区也守不住。后来这事被美国传教士的日记和牧师拍的电影胶片记下来了,现在才知道真情况其实比电影里更可怕。
南京有个叫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地方,1937年冬天收容了一万多妇女孩子躲战乱。当时日本人打进南京后天天杀人抢东西,外国人建的安全区也守不住。后来这事被美国传教士的日记和牧师拍的电影胶片记下来了,现在才知道真情况其实比电影里更可怕。
1937年12月13日,南京城的东门被炸开。二十岁的纺织女工张桂香,蜷缩在自家阁楼上,浑身止不住地发抖。她当时并不知道,这座城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里,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间地狱,更不知道,有两万多名和她一样的普通女性,即将在刺刀下被夺走最后的尊严。
1937年夏天,枪声从卢沟桥压下来,北方的风都变硬了,人的心也一样硬了!各地的路上挤着迁徙的车马,城里关着门,乡下点着火,日军的推进像一把钝刀子。刀钝,人更疼,疼到忍不住嘶一声?
魏特琳(1886-1941),中译全名明妮·魏特琳,中文名华群,美国人。1886 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西科尔小镇。6岁时,其母亲因病突然去世,使她过早地承担起家务。尽管这样,她还是通过一边做工一边读书的方式,读完了中学。17岁时正式皈依基督教,成了
然而,这场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暴行,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,在西方世界几乎无人知晓。直到20世纪90年代,南京大屠杀才逐渐进入国际视野,最终被写入多国教科书。
科学史是人类致力于团结的历史,是人类追求崇高目标的历史,是人类逐步实现救赎的历史。
明妮魏特琳(1886年9月27日——1941年5月14日)是美国的传教士和教育工作者,1912年,她受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公会派遣来到中国合肥,接替了前一个布道者的工作,开办合肥三育女子中学,开展妇女的扫盲工作。
由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倾力撰写的《南京大屠杀: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》,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纪实著作。该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剖析,首次面向西方世界系统揭露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实施的长达六周的有组织、有计划的大屠杀及奸淫、放火、抢劫等暴行,30余万无辜